1522年,经过了三年的海上航行,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又回到了出发时的地点,这时他终于证实了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圆球。麦哲伦发现了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圆球后便使人们认识到,我们这个世界是有限的,从而完全否定了长期以来在大地和天空的关系上,主张“盖天之说”的观点。“盖天之说”认为大地如同一张纸,天空如同一个碗盖在这张纸上,天有多大地就有多大。麦哲伦第一个发现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圆球,便从根本上否定了这样的观点。这时对新兴欧洲市民阶级的发展来说,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。他们认为,既然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圆球,那么自己完全可以走遍这个世界。因此,继1492年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,欧洲主要国家便向海洋大国方面发展。最初是西班牙成为海上霸国,然后是荷兰取代了西班牙,成为了海上霸国。后又是不列颠取代了荷兰,不仅成为海上霸国,而且还成为了一个“日不落的国家”。
谈到麦哲伦的航海之后我们再看看明朝时期的郑和七下西洋。麦哲伦航海时郑和早已完成了七下西洋,最远的地方到达了非洲。与麦哲伦的海上探险相比,郑和七下西洋其规模要远远大于麦哲伦的海上探险,每次都有二万人左右,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船队,每艘船的排水量达到千吨以上,最大的船其排水量达到了四千余吨。相比之下,麦哲伦进行海上探险所乘的船其排水量不到二百吨,即只有一百八十吨左右,但却完成了环绕地球的航行,发现了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圆球。
为什么郑和七下西洋时船队规模那么大,中国当时的造船业那么发达,在世界上是领先的,但却不能完成环绕世界的航行呢?经过认真分析我们便可以这样说,是因为对地球的认识不同所决定的。这就是说,欧洲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指出了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圆球,即地球。当时他虽然主张的是“地心说”,即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,太阳、月球及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着地球运转,从而否定了“盖天说”。同样,这个时候所提出的我们居住的世界是一个圆球仅仅是一种假设,即使是麦哲伦环球航海之前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“日心说”,即他发现水星、金星、地球、火星这四颗行星围绕着太阳转,但这些同样是一个假设。只有麦哲伦绕地球航行后又回到了出发地,才证明了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圆球。欧洲人因为长期以来坚持大地是圆球的观点,就决定了人们要对此进行探险,即看看这个大地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。可以说,在欧洲航海家看来,由于大地“圆球论”这种观点的指导,就决定了他们一定要探索出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。即使是大地“圆球论”的观点不成立,“盖天说”是正确的,也要探出大地到底有多大。所以在造船业远远不如中国的情况下促使着他们去探索,最后终于探索出大地是一个圆球。
相比之下,中国坚持的则是“盖天说”,即使是东汉时期的张衡提出了“浑天说”,即认为大地是一个圆球,并创造了“浑天仪”。但这种思想并不能占主导地位,最后还是被“盖天说”所否定。在“盖天说”的指导下,把大地说成是无边无际,天空如同一个碗一样罩着大地。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,将自己所在的国家当成是整个世界的中心。既然认为自己这个国家是世界的中心,就不会像欧洲航海家那样,要探出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。因此,即使是明朝时期造船业、航海业那么发达,郑和七下西洋却没有打算对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进行探索。而是以中央帝国中帝王使者的身份出现,通过海上航行进入到异地他乡后,表现出对其他国家进行施舍。在“盖天说”指导下,认为大地是无边无际的,所以就不去进行更多的探索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中国一直未成为一个真正的海洋大国。
评论